2022年已经过半,对于药物监管机构而言,批准新药数量之争也迎来下半场。但备受关注的FDA,交出的答卷似乎略显疲态。
根据统计,FDA过去6个月批准的新药共计16种。要知道,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可是多达27种。从年度来对比,2021年,FDA批准的新疗法是50种,再往前一年,该监管机构批准了53种。自2018年首次突破50大关之后,FDA年度批准的新药数量还未跌破这一数字。
尽管今年上半年不乏“划时代”的新药获批,算上一些疗法适应症的扩大授权,也难以否认FDA在数量的表现有些平庸。
乐观的地方在于,今年下半年,同样有值得期待的重磅产品接受审批。不过假设FDA想要保持近年来设定的速度,它就得考虑加快批准新药物的步伐。而实际上,这或许面临不小挑战。
1
2022H1:礼来、诺华等带来的Game-changers
癌症无疑是市场押注的热门领域,2021年,上市的抗肿瘤新药占比达到30%,多少回应了行业的关切。但到今年上半年,FDA批准的新药覆盖疾病相对更为均衡。
其中,抗肿瘤新药4款,血液疾病、抗感染病药物各3款,神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领域各2款,心血管疾病、眼科疾病各有1款。
抗肿瘤新药的代表之一,当属诺华推出的Pluvicto。该药是首款得到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PSMA阳性、mCRPC)成人患者的靶向放射性配体疗法。
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Pluvicto上市前,对于不适合根治性切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雄激素剥夺疗法,也即去势水平。很可惜,几乎所有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最终都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并且,mCRPC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年生存率只有15%左右。
提高治疗获益标准的不仅有Pluvicto,也包括礼来研发的Mounjaro,后者代表了近10年来首个新糖尿病药物类型——将GIP和GLP-1两种肠促胰岛素的作用整合到一个新分子中,与其他糖尿病药物相比,Mounjaro还能减轻患者15到23磅的体重。
礼来带给业界的另一突破是首款斑秃疗法Oluminant。虽然这是一款常见的JAK抑制剂,但直到Oluminant的出现,才打破该药物类型治疗斑秃的空白。数据显示,对4mg剂量Olumiant治疗有反应的重度斑秃成年患者中,近75%在52周时头皮的头发覆盖率达到九成。
当然,MNC之外,Biotech的创新也不容小觑。今年1月,Immunocore带来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Kimmtrak获批用于治疗HLA-A*02:01阳性成人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这也是全球首款TCR疗法。
2
2022H2:ALS、CALD等罕见病或有转机
踩着上半年的尾巴,吉利德重新向FDA提交长效HIV疗法Lenacapavir的上市申请。这是首款潜在获批的HIV衣壳抑制剂,半年只需注射一次,也不会与目前已批准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产生重叠耐药性。
但是,FDA尚未受理该NDA,Lenacapavir的审批时间不清楚能否落在下半年。撇开不确定的Lenacapavir,随着时间的积累,还有大量的新药等待FDA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给出答案,尤其对于罕见病领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在上半年就有被讨论。5月,三菱田边制药美国子公司开发的Radicava ORS(依达拉奉,口服混悬剂)得到FDA批准。可这也改变不了ALS作为一种无法治愈且进展迅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事实。
行业的希望在来自Amylyx的AMX0035(Albrioza)。Albrioza是首个在ALS中显示出功能和生存改善的药物,6月在加拿大有条件获批。
FDA不乏先机,但它似乎有意慢下来。对于这款机制特殊——抑制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保护运动神经元免受损伤——的新药,3月,FDA专家委员会曾认为其有效性存疑,于是以6:4的投票结果,反对建议批准AMX0035。
在PDUFA日期被推迟3个月后,AMX0035将于9月迎来最终的审批决定。
另一家“死磕”罕见病的是蓝鸟生物。好消息是,Betibeglogene autotemcel(beti-cel)、elivaldogene autotemcel(eli-cel)两款基因疗法在上个月获得FDA专家委员会的批准支持。
eli-cel针对的是早期活动性脑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CALD),后者可迅速导致进行性、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丧失和死亡。目前,CALD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过据估计,超过80%的CALD患者亲属中没有匹配的供体。
至于beti-cel,拟用于治疗需要接受常规血红细胞输注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该疗法从患者体内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并利用腺病毒载体引入经过修饰、能行使正常功能的β球蛋白基因,属于一种潜在的一次性治疗基因疗法。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Amicus,该公司推出治疗庞贝氏症(Pompe disease)的两种药物组合(AT-GAA)也在今年下半年接受审批。据悉,组合中的miglustat已经获批用于治疗戈谢病(Gaucher disease),Amicus也提交治疗庞贝氏症的NDA。
随着FDA延期,miglustat和组合中另一款药物cipaglucosidase alfa的PDUFA日期,分别定为8月29日、10月29日。
3
加速与谨慎之间,FDA怎样用好平衡术?
为了推动创新药物上市,FDA先后设立一系列加速审批程序,包括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加速批准,以及优先审评。性质上,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和优先审评是特定药物认可,而加速批准是药物审评批准途径。
以审评方式而言,今年上半年共有13个新药是通过优先审评获得FDA批准,有6个新药曾被授予突破性疗法。这与近年的趋势相当。综合2017-2021年FDA批准的新药,使用加速程序的新药年均占比均在60%以上,尤其近三年,这一比例更是逐年上升。
繁荣背后,不无非议。2021年6月,FDA一反常态,在专家委员会给出负面评价的情况下,加速批准了渤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Aduhelm,将公共对FDA的信任危机推向新高。一年的时间里,Aduhelm在商业上遭遇的滑铁卢,又进一步坐实当初加速批准的欠妥。
此前《英国医学杂志》(BMJ)报道,在加速途径下批准的253种药物中,高达44%的药物尚未被证明临床有效。根据一项研究,美国医疗保险Medicare在2017-2019年,为四种最终被撤回加速批准的抗肿瘤药物花费高达2.24亿美元之多。
摆在FDA面前的,是如何重塑公信力。2月,二度出任FDA局长前,Robert Califf曾承诺,如果提名得到确认,他将采取加速和“强有力的行动”,要求制药企业提供加速审批药物所需的科学证据。
到4月,FDA召开肿瘤药物专家咨询委员会(ODAC)会议,就PI3K抑制剂在血癌领域未来的临床试验设计进行讨论投票。ODAC专家几乎是全员赞同,PI3K抑制剂的批准需要基于随机数据而非单臂临床试验。此举或可看作是对加速审批程序的变革回应。
5月,FDA又发布新的指导草案,详细说明如何评估质量风险、不确定性来源和可能的缓解策略。根据这份长达12页的文件, FDA加强对CMC策略的把关。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产品具有未解决的质量问题时,FDA不会批准申请。
收紧口子之外,过去半年,FDA也试图为更扎实的创新疗法开发提供指引,例如在ALS方面,FDA成立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工作组,建立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公私伙伴关系。
ALS科学战略概述了FDA将在未来五年内开展的一系列行动(截至2027年6月),以解决当前ALS药物开发时所遇到的障碍和挑战。
短期,FDA侧重于建立实施ALS科学战略所需的基础设施。根据计划,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工作组将分化出专门的ALS工作小组,来推进该领域的医学发展;中期,FDA集中在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开发领域,鼓励数据共享,制定研究数据标准;长期,FDA将加强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探索创新试验设计。
很显然,上述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或许对此时的FDA而言,慢即是快,少即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