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维持血糖平稳正常对于保护血管、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许多糖尿友都有这样的体会,进入夏季以后,受天气、饮食、睡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病人血糖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波动。
有些病人血糖比其他季节偏低,还有些病人则表现为血糖升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而危及生命。那么,导致病人夏季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哪些?又应当如何防范呢?
(1)贪食水果、饮料
夏季各种时令水果纷纷上市,有些糖尿病友禁不住瓜果梨桃的诱惑,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就吃多了,还有些病人图一时之快,干脆以水果代替主食,拿甜饮料当水喝,由此导致血糖升高失控。
(2)情绪不稳、睡眠欠佳
夏季炎热的天气会影响病人情绪,让人心神不定、焦虑烦躁,进而影响休息和睡眠,而失眠又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3)起居饮食不规律
良好的血糖控制离不开规律饮食及用药。盛夏时节,天气闷热,许多病人起居无常,夜里睡得晚、早上起不来,三顿饭并做两顿吃,啤酒烧烤、暴饮暴食,原来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不能保证按时进餐及用药,这也是导致夏季血糖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天热运动减少
运动可以消耗热量、降低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夏季气候炎热,稍微活动就是一身大汗,许多病人因此而减少甚至停止运动,由此导致病人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
(5)出汗多、喝水少
夏季天热,出汗多,运动之后往往会大汗淋漓,此时若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仅会引起脱水,还会导致血液浓缩及血糖升高。
(6)受凉感冒或饮食不洁
夏季人们喜欢吹空调,吃凉菜、喝冷饮,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因为受凉或饮食不洁而导致发烧感冒或急性胃肠炎,引发应激性高血糖,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人都表现为「三多一少」典型症状,有些病人可能只是单纯表现为口渴多饮,或者是短期内明显消瘦,有些病人则表现为全身乏力,还有少数病人血糖升高但无任何症状,因此,常态化、规律性的血糖监测对于及时发现患者血糖波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注意作息规律
起居有常,不要熬夜,定时、定量进餐,按时用药。
(2)不可贪食水果及冷饮
糖尿病人并非绝对不能吃水果,但要结合自身的病情。如果病人血糖不是太高,可以吃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草莓、樱桃、猕猴桃、柚子、苹果、西瓜等,尽量不要吃荔枝、芒果、香蕉、哈密瓜、甜瓜、水蜜桃、葡萄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但是量不宜多(每天不超过半斤),同时还要相应减少主食,以保证总的热量摄入不超标。
另外,水果不要饭后接着吃,最好是放在两餐之间或睡前作为加餐食用,这样既可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又可预防低血糖发生。
(3)坚持规律运动
规律性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患者不要因为夏季炎热就终止运动,每天最好保证 30 ~ 40 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健身舞等等。
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注意不要在阳光强烈的地方进行运动,以免天热中暑,另外,若运动时出汗较多,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4)注意适当补水
夏季气温高、出汗多,病人要格外注意补水。建议糖尿病人每天饮水量不要低于 1500 ~ 2000 mL,可以喝白开水、茶水、柠檬水或绿豆汤,切勿用碳酸饮料代水喝。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即便体内缺水也感觉不到口渴,因此,即便无明显口渴,也要注意补水。
(5)加强饮食卫生,防止受凉感冒
夏季空调设定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引起受凉感冒,因此,室内温控要合适,以 25 ~ 27 度为宜。
另外,由于夏季天气热、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因此,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因饮食不洁导致急性肠胃炎。
(6)定期监测血糖
如前所述,受气候影响,糖尿病人夏季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血糖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血糖平稳。